一、党建成果丰硕,扛起使命谱写新篇
扎实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把牢政治方向,着眼发展大局,深化作风建设,持续有效构建“以五有红色加工厂实现五个到位”的党建工作体系,入选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省第二届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工作案例一等奖,获批省高校网络思政名师工作室和省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统战研究成果获省二等奖,被中国教育报、参考消息等媒体报道75次。
二、重视引培并举,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特聘教授、产业教授、杰出人才、青年博士、双创导师、思政导师为一体的立体化师资队伍。本年度,对接通信工程专业国家级人才1名,引进人工智能方向海外人才1名、引进优秀博士1名,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1名、获批省产业教授1名、获批“淮上英才计划”533英才培养对象4名。选派教师参加人工智能骨干师资培训12人、工程教育认证培训16人,支持3位博士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团队开展研究。
三、优化专业布局,强化专业内涵建设
通信工程专业获批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和江苏省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并获批软件行业2021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秀典型案例1个;四个专业通过校级“十三五”校企协同育人“234”工程验收;获批校级产业学院。
四、重视高教研究,彰显教育教学特色
在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中国电子劳动学会教育改革发展课题等教研教改项目支持下,获批全国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项、第二届“智慧树杯”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二等奖1项;认定2022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荣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华东赛区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五、推进学科发展,研究生教育有突破
积极推进电子信息专硕申报,完成信息与通信工程校一流学科建设年度任务指标,成立6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在“信息功能材料与光电检测技术”“农业信息化”两个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共招收国内外研究生74名。研究生荣获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技术创新奖,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批获批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1家。
六、拓宽平台建设,获批市级服务平台
建成淮阴工学院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中心,包含人工智能展示中心、实践中心和创新中心。江苏省湖泊环境遥感技术工程实验室,完成相应考核验收材料,获得江苏省发展改革委优化评估良好等次。获批淮安市人工智能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七、立项国基项目,全面提升科技服务
获批国家基金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级纵向科研项目10项。申报发明专利42件。发表SCI等高水平科研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技术合同成交额超1300万元,师均到款科研经费超15万元。承办省“英才名匠”产业人才培训暨5G移动网络技术及产业应用专题培训。
八、育人成效显著,写好立德树人文章
持续推进“1+1”榜样引领工程、“1+5”能力提升工程、“1+6”考研助力工程、“1+7”就业帮扶工程,学风建设成效好。2人次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1人次获得校长奖章。本年度毕业率94.50%、学位授予率95.55%、就业率96.34%、研究生录取率32.24%,获得就业工作特等奖、考研工作先进集体。
九、构建双创体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依托“星火双创杯”大学生电子竞赛,学生省级学科竞赛获奖147项,国家级学科竞赛获奖19项,其中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实现历史性突破。本年度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5项。
十、夯实基础,国际交流多点开花
首次成功举办第一届新兴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国际学术会议,通信工程专业获批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与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签订友好院校MOU,与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大学共建《通信电子线路》境外合作课程,引进外籍博士1名,招收留学生8名。